如果你最近滑社群、逛水族館,可能會發現一種小巧可愛閃亮的魚—美達卡(Medaka,中文又叫稻田魚或青鏘魚),討論度正夯!牠們不僅外型討喜、好照顧,還有人說牠們是「迷你版錦鯉」,難怪成為近年養魚圈的熱門新寵。今天就帶大家一起認識美達卡,聊聊牠的特色、飼養環境與照顧要點,看看為什麼這麼多人都愛牠!

 

青鏘魚是誰?是大肚魚嗎?

青鏘魚(學名:Oryzias latipes)原本分布在日本、台灣、中國等地的稻田與溪流中,因此被稱為稻田魚,生命力強韌,能在惡劣的環境下生存。未經改良的原生青鏘魚體色銀白背面淡灰色,大小外型都跟大肚魚相似,青鱂魚臀鰭基底較長,臀鰭呈現片狀;而大肚魚的臀鰭,雌魚則為扇形。兩者最大的差異是,青鏘魚是卵生魚類,母魚產卵後會將魚卵掛在身體下方,等待受精並尋找合適的地方產下;而大肚魚則是胎生魚類,直接產下小魚。

青鏘魚也是生態缸愛好者喜歡飼養的魚種之一,在生態缸裡他們可是有助力的好幫手,看著群遊在生態缸的青鏘魚,牠們游動時姿態輕盈,眼睛像小珍珠一樣亮晶晶,看久了心情都會變好。

 

 

圖源:https://www.tfrin.gov.tw/theme_data.php?theme=qa&sub_theme=fishery&id=975

 


然而,日本的稻田魚經過長年改良,市面上能看到多種顏色、花紋、甚至發光的品系,現在品種多到五百種以上!而我們就稱這些改良後的稻田魚為—美達卡,取自日文的稻田魚「メダカ」(Medaka)。

 

為什麼說牠像「迷你錦鯉」?

在日本養魚文化裡,美達卡就像金魚、錦鯉一樣,早在江戶時代就被視為觀賞魚來飼養。別看牠體型嬌小,一般成魚大概只有 3~4 公分,但活潑靈動的身影,在水缸裡可是一點都不輸大型觀賞魚。美達卡的魅力就在於色彩多變與觀賞性,搭配自然光或水族燈光,會閃耀出不同色澤。

近期的美達卡,已經不只是放在水族箱裡側視觀賞了,改良方向慢慢走向像錦鯉、蘭壽一樣的俯視欣賞。只要在家裡準備一個小魚缸,或是在陽台、庭院,甚至店門口擺幾個陶盆,再搭配幾株漂浮水草,就能輕鬆飼養。比起飼養錦鯉需要足夠的空間和經濟能力,美達卡體型小巧、對環境要求不高、品種色彩多,也因此,美達卡在亞洲各地迅速竄紅,不論是新手老手,都能在飼養的過程中找到樂趣。台灣也自己繁殖出楊貴妃和銀河等品系。

 

飼養美達卡的優點

1. 小空間也能養

不像錦鯉需要大池塘,美達卡只要一個小水缸就能快樂生活,對新手或空間有限的魚友非常友善。

2. 超好上手

美達卡適應力強,不管是室內水族箱還是陽台小水盆都能養活。牠們對水質要求不算嚴格,新手也能輕鬆駕馭。

3. 活潑又療癒

群游的小魚最能療癒人心。幾隻美達卡在水面游來游去,馬上就能把壓力拋到腦後。

 

飼養環境要點

1. 水缸大小

建議起碼準備 30 公分以上的小缸,一缸可以養 5~10 隻。空間大一點,牠們活動起來更自在。

2. 水質條件

美達卡適應範圍廣,水溫 15~28°C 都能存活,最適合的水溫是 20~26°C。水質保持乾淨、避免氨氮過高,牠們就能健康快樂。

3. 過濾與換水

建議搭配小型過濾器或是內置的水妖精,例如海綿過濾器或迷你外掛,避免水質惡化。視水質情況換水,也可固定每週換水1次,每次換掉 1/3 水量即可。

4. 飼料選擇

牠們喜歡在水面攝食,所以要選擇上浮型飼料,顆粒盡量小,市面上的小型魚飼料、薄片飼料都能吃,屬於雜食性,上層油膜、水蚤、綠苔都是會吃的。也可以偶爾補充豐年蝦、紅蟲等活餌,營養更均衡。

飼養注意事項

  • 避免過密飼養:小缸容易爆缸,空間不足會讓魚容易生病,一個30公分的魚缸可以飼養大約20-30條,粗略計算是每公升水飼養2條青鱂魚。不混養大魚或是攻擊性較強的魚,這樣很容易讓它們變成食物或是受傷。
  • 保持水面開放:美達卡習慣在水面活動,如果水面有浮萍等,要注意不要讓它長滿水面。
  • 避免強水流:如果過濾器會產生水流,要選擇水流不要太強勁的,美達卡更喜歡靜水或是微小水流的環境,牠們喜愛再上層游動,如果水流太強會導致牠們需要不停游動抵禦水流。
  • 繁殖容易:容易繁殖,通常會產卵在水草上,也可以放置毛線或海綿讓牠產卵,產卵後要取出魚卵,分缸飼養,避免大魚吃小魚。

 

 

美達卡在養魚界為什麼這麼紅?

因為牠好養、好看、還能繁殖!不像其他小型魚那麼脆弱,美達卡耐操、生命力強,對新手來說超級友善。而且改良品種越來越多,魚友可以收集不同品系,就像在玩寶可夢一樣有趣。

小結:你的第一缸魚,美達卡超推薦!

如果你還在猶豫養什麼魚,美達卡真的是最佳新手魚之一。牠們小巧、耐養、色彩繽紛,不論是放在客廳、陽台,還是辦公桌旁,都是一種療癒。只要記得維持水質、別養太擠,美達卡就能陪你很久,讓你天天欣賞牠們自在悠游的身影。